谱引,不可忽视的文字文献,这是家族文化的精华之所在,特别重要
家谱续修好之后,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和自己有关的那一页,看看自己的名字,自己老婆孩子的名字,父亲、爷爷、老爷爷的名字,然后恭敬地藏之高阁。
等到过年前后,因为祭祀等活动开始了,群里就热闹起来,很多年轻人问家族的辈分字是怎样排的,高祖是哪朝哪代的,看似热心家族事务,其实很让人无语,因为这些答案一般都在族谱的第一卷上。
在山东很多地方,族谱第一卷传统上是家族历史概要和家族历史文献汇编,有人称此卷为“谱引”,是因为它在世系表之前;也有称“谱叙”、“谱序”的,可能是因为里面是文字材料。悦华一直想找个更恰切的概念来命名它,但没能实现,这里姑且称之为“谱引”吧。
谱序是一个家族的整体发展状况介绍。一般有如下内容:先祖像、修编凡例、历代修续谱序言、家族概况等。下面把谱引涉及的内容做下概要式解说。
一、先祖像。
一般谱引卷封二之后就是先祖像。一般所绘的是得姓始祖、始迁祖与有历史功绩的先人。有些还附有像赞。
得姓始祖,是一个家族在姓氏使用上的第一人。如欧阳氏以欧阳蹄为得姓始祖。欧阳修《欧阳氏图谱序》:“至王无疆,其诸族子,分散争立。……有封于欧阳亭者……其后,子孙遂以为氏。”
始迁祖,又称肇基祖,也即“血缘始祖”,是一个家族迁居某地,并在血缘上有史可据的第一人。如上海高桥杜氏以北宋名宦杜衍为肇基祖,盖自杜衍迁居江南,杜姓“江南始著”。
家谱将祖先像置于卷首是象征着“饮水思源”,表达对祖先的崇拜。
那么为什么又常常将得姓始祖与始迁祖一起崇拜呢?这是因为,从血缘关系上得姓祖与始迁祖相比要远很多,但家谱所表述的这个家族共同体,不仅是血缘、地缘上的,而且是文化、信仰上的共同体。
二、编修凡例
家谱编修凡例是体现编辑者编辑思想、原则、方法的文献。一般由初创者订立,续修者可不断补充。它表面上是家谱规范,实际上背后是时代影响与道德标准。举个例子,在巨野《郭氏族谱旧例》中有几条标准:
“一书乏嗣者,从养、义子不书为嗣;过继者,虽系远房,亦必书为嗣。……”“一书子孙逃走在外者,则不书。恐为族害也……”
从这两条上可以看到,其存在的目的是维护家族的秩序。当然,随时代的发展,标准也在不断变化,编修凡例当然也会随着修订,补充。比如,原来子入谱、女一般不入谱,现在基本上子女都可以入谱了,在凡例中一般会有说明。
三、家谱序言
修续一次族谱,一般都会留下一篇或几篇序言。
序言多由编修者撰写,一般先追述得姓、迁徙及先祖创业历程,再叙述续(修)族谱的缘起、经过、意义等。
也有些序言是由同乡或有姻亲的名人撰写的。比如在民间的族谱中,还留有欧阳修署名的徐氏、郭氏、罗氏、曾氏等家谱的序言。这样的序言显然是为了提高此家族的名声。
四、家族概况
这一部分内容繁杂,大致包括郡望堂号、排行字辈、家训家规、墓地祠堂、流寓迁徙、族人传记、碑志诗文、诰封契约等等内容。简单分说如下:
(一)考证文字。由于日久年湮,家族史上许多人与事并未存留下来,这时候需要考证。编者会结合史书、方志等文字材料,家堂牌位、墓碑遗址等物质遗存以及家族内外宿老的口传历史,来还原家族的一些基本史实,于是有了郡望考、源流考、家祠考、墓葬考、族谱考等等文章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