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填湖广,湖广填四川,江西人占了大半个南方
在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中,江西省的GDP排名第十六位(今年大概率超过辽宁进入十五位),如果把全国比作一个大班级,江西就像班级里的中等生,表扬经济发展好的省份时没有江西,扶持经济发展差的省份时也轮不到江西,因此在全国总显得存在感有些不足。
不过相比其他省份,江西也有它的特别之处,它是我国汉人比例最高的省份,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九十九。同时,江西还被认为是南方汉人的发源地,南方很多省的人民都江西人民有亲戚关系,这也是江西人和湖南人互称老表的原因。
南方汉人的发源地——江西
秦朝以前,江西一带多为百越诸族,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,原本居住在北方的汉人迁入江西。后来汉高祖刘邦在江西设郡,又吸引了一批北方汉人。东汉末年,北方战火四起,那里的汉人不得不再次南迁,江西境内汉人越来越多。
待到南宋丢掉北方整个迁都杭州,大批的汉人又跟随小朝廷一路向南,南宋的首都定在临安(今杭州),江西紧靠临安,经济发展良好,人口自然也稳步上升。北方连年战乱,大量的汉人向南迁徙,使江西境内汉人数量远远超过了原本生活在此地的百越人。大量汉人迁到江西,也给江西带来了繁荣的文化。
江西省境内,有许多文化遗产,我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南昌的滕王阁,瓷都景德镇,还有分布于江西各地的书院。许多语文课本上熟知的文学大家也都来自江西,比如陶渊明、文天祥、王安石等等。两宋时期,江西在政治文化上占据了极高的地位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安石为首的江西文官集团。
“两宋文人半江西”,足可见江西当时在中国政治文化上占据了独一档的位置。
文化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,许多少数民族被汉化,导致江西省内少数民族很少。正是因为江西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环境,使得它成为了北方汉人南迁最早的聚居地。在后来的几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中,江西人又逐渐分布到了南方各地,因而江西就成了南方汉人的发源地。
江西填湖广
湖广是古代省一级政区的名称,在元代湖广的范围十分广阔,包括今湖南、广西、海南全省区以及广东、湖北、贵州的一部分。到了明代,湖广的范围有所缩小,基本被认定为湖南湖北两地。湖广一带一直是周边各个省移民的接受地。
根据史料记载,向湖广的移民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,到晚清中后期结束,中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。在这段长达千年的移民过程中,人们迁移到湖广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。有的是为了躲避战乱,有的是听说湖广一带人烟稀少,购置土地十分便宜。
在众多的迁徙潮中,最大的一次就是元末明初,这次大迁徙,也是“江西填湖广”这一说法的由来。元朝末年,元庭统治腐朽不堪,引发了多地的红巾军起义。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江淮一带的朱元璋,江西湖北一带的陈友谅和江浙一带的张士诚。
朱元璋认定陈友谅志骄而好生事,张士诚器小而无远图,因此定下了先打陈友谅,再打张士诚的决策。陈友谅的大本营就是湖北,在陈友谅和朱元璋长达五年的拉锯战中,湖北人口锐减。待到老朱好不容易打赢了陈友谅,湖北又成了大明与元朝决战的战场,连番的战事,打的湖北哀鸿遍野,人口十不存一。
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,为了开发湖北的荒地,缓解江西一带人多地少的矛盾,强行命令江西的汉人迁徙到湖广。没人愿意经历连番战乱之后再背井离乡,因此这次迁徙与之前民间的自发行为不同,属于官方强制组织。时间跨度小,迁移人口规模大。
据说,当时为了防止人们在迁徙路上偷偷溜回去,就用绳子把一群人牵在一起,只有方便的时候才能申请解开手上的绳子,因此方便后来又被成为解手。江西迁徙到湖广这一大规模的移民活动,用“填”来代称,可见规模之大。成千上万的江西移民扶老携幼,长途跋涉,迁入两湖,自主选择居住的地点,在分布上也体现出了一定的规律。
湖北由东向西江西移民逐渐减少,在湖北东部江西移民达到百分之八十,西部则不到百分之三十。湖南则呈现出中部移民多,北部和西部移民少的趋势,湖南中部江西移民占据了百分之八十,北部和西部则分别为百分之六十和百分之四十。总的统计,当时整个湖广地区超过一半是江西的移民。
湖广填四川
到了明末清初,遭受战争洗劫最严重的地区又变成了四川。明朝末年,张献忠带领他的大西军攻打四川,在川中杀了不少人,以至于四川民间至今还流传着“张献忠屠川”的说法。1646年11月,张献忠战死后,满清用了近20年时间打败各路抗清势力而平定四川。
最后,吴三桂反清,又打了长达七年的仗。其间还夹杂着地主武装和起义军的战争,南明政权和起义军的战争,清朝和南明政权的战争,前前后后打了三十年,可谓是民生凋敝,尸横遍野。据崇祯三年的(1630)人口统计,四川共有735万人,待到康熙二十四年(1662)再做人口统计,仅余五十万人。
哪怕用十室九空这样的词语都难以形容这样惨烈的场面,据《四川通志》记载:“蜀自汉唐以来,生齿颇繁,烟火相望。及明末之后,丁口稀若晨星。”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称号,而当清朝的四川巡抚张德地上任时,才发现它早已被战争破坏地残破不堪,千疮百孔。
为了尽快恢复生产,张德地向康熙帝上了一道奏疏,表明要想恢复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,只能从周边各省尽快移居足够的人口过来,要是等四川现有的人口慢慢恢复,不知要到猴年马月。
康熙此时也正在为全国的税收问题头疼,想要尽快恢复各地的生产。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折后,他立刻采取了一系列“填四川”的政策。比如鼓励移民入川,只要去了四川就能分到土地,凡是在四川垦荒的居民,五年后才开始征税等等。
这样一来,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的居民开始大举向四川移民,同时一些从事贸易的商人也开始定居四川,四川的人口这才逐渐恢复过来。正是这一次三百多年前的移民活动,给四川带来了不同地域的人口、文化、和生活方式。很多人都说四川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,具有无与伦比的感染力,人们一旦来了就愿意定居在这里。
笔者私以为,正是四川厚重的移民文化才给了它足够的包容和活力。江西填湖广,湖广填四川。由这两次大迁徙我们可以看出,湖南湖北人大半是江西的移民,四川的移民又有许多来自两湖,江西人的迁徙覆盖了整个长江中上游地区,在大半个南方都有江西人分布。
南方多数地区,尽管地理上有着山脉湖泊的阻隔,但要是血缘上认祖归宗起来,大多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