盛庸是如何从一位默默无名的小将,到一位战胜朱棣的将军?

  在明朝历史发展的大潮流中,人们总是容易忽视一些有价值的"小事件"。在明初时期,明朝帝国刚刚巩固,就迎来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反叛。在史料的记述中,以及口口相传的闲谈中,明初的反叛者最终成为了明朝之后的皇帝。在这种惊天的转变中,史称"靖难之役"。

  从历史发展之后的角度来看,成功者成为明朝皇帝,那么其所发动的反叛,最终成为了一场相对正确的战役。可是从建文朝廷上的角度来看,反叛者朱棣无异于一个叛国之徒。为了维护建文朝廷的统治,以表自己的忠诚,在建文朝廷的势力阵营中,还有许多英杰。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位,便是盛庸。

1.png

  "盛庸,不知何许人。"在《明史》的记述中,并没有翔实的记录盛庸的生平,其籍贯、年龄等,至今已无从知晓,可是他的功绩,将成为靖难之役中的一位悍将。盛庸的神勇之处,是因为他在与反叛的燕军作战时,"燕精锐丧失几尽"。面对强大的古代骑兵,其特殊的谋略与阵营搭配,成为至今还有待研究与感叹的一段历史。那么盛庸身上到底又何闪光点,这还有待细说。

  一、随大军而动的小将

  在讲述盛庸的生平事迹时,首先要对盛庸的背景进行了解。因为许多英杰的出现,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而是在漫长的等待与磨练中,最终成为了佼佼者。而盛庸的历史进展,也符合这条历史规律。

  在盛庸成名之前,他只是建文军队中的一员小将。洪武年间,明朝名将辈出,所以建文朝廷很多战斗的准备,自然而然交到了这些名将后辈的手中。在这种历史残余的光辉中,也埋没了许多小将。可是世事易变,余辉难存,那些名将后辈的陨落,成为了一些潜在英杰的"养料"。

  1、耿炳文的失败

  "建文初,以参将从耿炳文伐燕",盛庸在靖难之役中,最初只是一员参将。在最初众多战事的发生时,并没有盛庸相关事迹的记载,反而是耿炳文的指挥,成为了主要的记述。可是在历史的总结中,耿炳文是失败的。

  耿炳文作为明初名将的幸存者,他的善守,成为了战争史上的一页奇迹。当其听从调遣,主动出击燕军时,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失败。耿炳文以一种常规进攻的兵法,去攻击熟知兵法的朱棣,在精通与一般之中,就已经有了胜负之分。几十万大军不敌燕军几万军队,从主动出击到被动防御,耿炳文在政治上与军事上都失去了应有的光辉。

  2、李景隆的荒唐

  "李景隆代炳文,遂隶景隆麾下。"耿炳文失败之后,建文朝廷选择了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子李景隆。作为名将的第二代,李景隆在史料的记述中只是一个纨绔子弟,并没有继承其父亲的英勇谋略。

2.png

  面对耿炳文的失败,建文朝廷在军队的人数上再次加重了砝码。从最初的三十万,到李景隆的六十万,在冷兵器的古代战场中,人数多的一方总会占据更多的优势。可是在战场中,人数并不是绝对胜利的保障,因为李景隆的大军,再次输给了燕军。

  在战败之后,李景隆面对危局,并没有展现一个主帅的魄力,而是在慌乱之中进行了逃跑。他们的轻敌,最终使其失去了战胜燕军的最佳时机。所以一个军队的战斗力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帅的成功与否。而最后的历史证明,靖难之役中,建文军队的失败,与主帅的选择有很大关联。

  二、力缆狂澜的魄力

  那些本应该扛起国家重任的名将后代,在名利之中迷失了自我,导致了军事的失败。可是一个战士倒下去,另一个战士站起来,在祖国的保卫上,总会有一批人随时准备着为国家付出。

  盛庸就是建文朝廷的下一位救星,其曾经跟随过耿炳文、李景隆,也见识了建文军队的宏大与燕军的勇猛。当建文军队战败,北方战线陷入一片迷茫之时,盛庸并没有选择离开,而是以一种魄力与勇气,来坚守国家防线。在多数情况下,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
  1、敢于坚守的勇气

  当燕军击溃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后,北方"城戍皆望风溃"。在战场之中,胜利的一方往往掌握着更高的威望与更高的士气,这也使胜者有着难以阻挡的锐气。但是盛庸并没有被燕军的锐气所震撼,因为其决定"庸与参政铁铉悉力固守"。

  世界上很多奇迹的发生,在于心灵敢于创造、敢于坚守的勇气。也正是因为盛庸的坚守,燕军遇见了一支难以击败的守军,从而放缓了进攻都城南军的脚步。盛庸凭借着自己的勇气与魄力,战胜了看似强大的敌人,其实这个敌人,就是内心的恐惧。

  2、实际中的灵活变通

  当然,盛庸的成功并非全凭勇气,在冷兵器战场上,还有谋略与用兵智慧。在建文军队辉煌之时,燕军宛如大象前的蝼蚁,可是建文军队没有打赢燕军。在这种失败之中,盛庸作为参将有着深刻的体会。

3.png

  其看到了建文军队的骄傲与臃肿,也看到了燕军在战场上的勇猛,在这两者之间,盛庸想到了自己战胜燕军的谋略。燕军以骑兵为主,其冲锋的锐气往往会导致建文军队整体的混乱。只有抵挡住燕军的骑兵冲击,才能战胜燕军。恐惧源于未知,在了解与变通之中,盛庸找到了打败燕军的方法。如此,也成就了盛庸的功名。

  三、谋略成功的精彩结果

  所谓的智慧,就是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,而要战胜困难,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了解。在战争的失败中,盛庸看到了燕军的优点与缺点,也看到了建文军队的优点与缺点,"知己知彼,百战不怠",盛庸的成功,在谋略的分析上,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。

  在战场中,燕军总是会先派骑兵冲击敌军的左右两翼,以突破敌军的阵营,打乱敌军的战略部署,从而达到击溃敌军的目的。在耿炳文与李景隆的失败中,即使建文军队的人数占据优势,可是在燕军骑兵的冲锋之下,军队的阵营以及士气将很快被骑兵所击破。

  所以盛庸在部署军队的过程中,着重增加了左右两翼的军事部署,并将薄弱的中军暴露在敌军之下。如此一来,燕军无法冲破左右两翼,只能从中军下手,而当中军被击破时,燕军便陷入了建文军队的重围之中。

4.png

  在这种战略安排之下,燕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,朱棣也差点因此被捕。燕军的著名将领张玉、谭渊皆死于盛庸的阵法之下,为此燕军士气大落,朱棣也郁郁寡欢不知如何是好。原来的一位小将,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谋略,证明了自己的智慧与能力。如此也使建文朝廷的形势,一下子明朗了许多。

  四、最终不敌命运的安排

  在许多历史的记载中,决定一个英雄的功绩,不仅要依靠英雄本身的能力,还有难以估量的命运。在改变中,建文朝廷选择了盛庸;在反叛下,朱棣的野心最终摧毁了盛庸的忠诚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盛庸埋没在了文字之中,但也在文字之中得到了永恒。

  1、奇异之风

  夹河之战,朱棣的燕军决定再次挑战盛庸的阵法。作为建文军队反击燕军的希望,盛庸肩负着过多的重任。所以盛庸与朱棣之间的较量,决定了之后的历史走向。倘若朱棣战胜盛庸,建文军队将一直处于被动状态;倘若盛庸战胜朱棣,建文军队反击燕军,也将很有可能消灭燕军的势力。

5.png

  而在夹河之战的过程中,燕军与建文军队,都使尽了自己的全力,以求战胜对方,"两军皆疲,将士各坐息。"当双方正陷入胶着状态时,又是一场大风,帮助了朱棣。为何说又,因为李景隆的失败与一场旋风有着不解之缘。

  "复起战,忽东北风大起,飞尘蔽天。燕兵乘风大呼,左右横击。庸大败走还德州,自是气沮。"从整个战场的态势上来看,一切战斗的因素,都有利于盛庸的军队。因为朱棣作为反叛者,战争的时间越久,越不有利于自己下一步的进展。而盛庸只要防止燕军的进一步进攻,建文军队的胜利,只是时间的问题。可是在命运的选择下,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,帮助了朱棣,击败了盛庸,使燕军获得了更好的机会。

  2、晚节难保

  在盛庸战败后,燕军及时抓住了时机,向明朝的都城南京进发。在朱棣的战法之中,建文军队最终不敌燕军,从而使朱棣成为了明朝的下一位皇帝。盛庸在夹河之战失败后,之后的战场形势一直不利于盛庸军队的发展,所以盛庸在朱棣的赏识下,成为了永乐朝廷的将军。

6.png

  盛庸的智慧、能力与忠诚,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永乐朝廷的认可。即使是朱棣对盛庸异常赏识,"卿宜辑兵养民,以称朕意",可是难敌朝局之内的暗流涌动。在盛庸历史的最终章,《明史》这样写到:"于是都御史陈瑛劾庸怨望有异图。庸自杀。"盛庸本可以安享晚年,造福一方,在君王的赏识之下,可以获得无比的荣耀。但是盛庸之前对建文朝廷的忠诚,成为了他的政治污点,因为这个政治污点,盛庸只能自我了断。

  结语:在世事的发展中,总有可以完成功绩的英雄。他们的努力与智慧,坚持与魄力,使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,使人们看到了人文价值的内涵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他们或许只前进了一小步,但是他们却融入了历史的长河中,成为了奔腾的一滴水。

  当人们品读历史,发掘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时,盛庸的事迹与案例,成为了一种表现。一位默默无名的小将,到一位战胜朱棣的将军。在战场的分析与发掘中,找到了战胜骑兵方法的将军,盛庸并不庸俗,而是一位杰出的将军。


0 0评论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相关评论

取消
技术支持: 巨盛科技
  • 首 页
  • 通讯录
  • 家族论坛
  • 留 言
  • 会员中心